再论重译
本站推荐: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、怀念狼、前妻讹上我、钱的战争、大中国史、野草、王妃策繁华、生化末日之末世降临、超神学院之终极宇宙、人民的财产、中华万年历全书、阿Q正传、高老庄、白夜、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、万物有灵、快穿,我凭本事打败男主、玄幻:折剑百年,涅槃归来、鲁迅短篇小说选、鲁迅作品选、花边文学鲁迅、花边文学是鲁迅杂文集吗、花边文学属于什么类型的书、花边文学是什么文体、花边文学读后感、花边文学读后感1000字左右、花边文学.读几本书、花边文学读后感300百字、花边文学是什么意思、花边文学 鲁迅、花边文学读书笔记、花边文学讲述了什么、花边文学是杂文集吗、花边文学作者、花边文学读后感800字、花边文学有多少篇?、花边文学的好词好句、花边文学是谁写的、花边是什么意思、花边阅读、花边文学最简单解释、花边文学主要内容、花边文学的读后感悟、花边文学序言、花边文学是褒义还是贬义、花边文学为啥好几个作者、花边文学是谁的作品、花边文学是吗、花边文学的作者、花边文学·奇怪(一)、
史贲
看到穆木天先生的《论重译及其他》下篇的末尾,才知道是在释我的误会。
我却觉得并无什么误会,不同之点,只在倒过了一个轻重,我主张首先要看成绩的好坏,而不管译文是直接或间接,以及译者是怎样的动机。
木天先生要译者"自知",用自己的长处,译成"一劳永逸"的书。
要不然,还是不动手的好。
这就是说,与其来种荆棘,不如留下一片白地,让别的好园丁来种可以永久观赏的佳花。
但是,"一劳永逸"的话,有是有的,而"一劳永逸"的事却极少,就文字而论,中国的这方块字便决非"一劳永逸"的符号。
况且白地也决不能永久的保留,既有空地,便会生长荆棘或雀麦。
最要紧的是有人来处理,或者培植,或者删除,使翻译界略免于芜杂。
这就是批评。
然而我们向来看轻着翻译,尤其是重译。
对于创作,批评家是总算时时开口的,一到翻译,则前几年还偶有专指误译的文章,近来就极其少见;对于重译的更其少。
但在工作上,批评翻译却比批评创作难,不但看原文须有译者以上的工力,对作品也须有译者以上的理解。
如木天先生所说,重译有数种译本作参考,这在译者是极为便利的,因为甲译本可疑时,能够参看乙译本。
直接译就不然了,一有不懂的地方,便无法可想,因为世界上是没有用了不同的文章,来写两部意义句句相同的作品的作者的。
重译的书之多,这也许是一种原因,说偷懒也行,但大约也还是语学的力量不足的缘故。
遇到这种参酌各本而成的译本,批评就更为难了,至少也得能看各种原译本。
如陈源译的《父与子》,鲁迅译的《毁灭》,就都属于这一类的。
我以为翻译的路要放宽,批评的工作要着重。
倘只是立论极严,想使译者自己慎重,倒会得到相反的结果,要好的慎重了,乱译者却还是乱译,这时恶译本就会比稍好的译本多。
临末还有几句不大紧要的话。
木天先生因为怀疑重译,见了德译本之后,连他自己所译的《塔什干》,也定为法文原译是删节本了。
其实是不然的。
德译本虽然厚,但那是两部小说合订在一起的,后面的大半,就是绥拉菲摩维支的《铁流》。
所以我们所有的汉译《塔什干》,也并不是节本。
七月三日。
(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《申报·自由谈》。
)